体育直播吧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...

辽宁男篮系列连载(16)选自《我们是冠军》——辽篮冠军之路全

辽宁男篮系列连载

选自《我们是冠军》——辽篮冠军之路全纪实

我与郭士强相识于2001年。当时我是《球报》的专职篮球记者,除了NBA,更多地关注中国篮球,尤其是辽宁男篮。那时的辽宁男篮还在沈阳南湖的大院训练,比赛从火车头体育馆搬到了大馆。

打过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,郭士强和李晓勇风头正劲。别看这两大国手赛场上杀气腾腾,私下却很随和,甚至面对采访,他们还有些腼腆,话都不多。

总去大院看他们训练,时间长了,慢慢地彼此就熟悉了。

但更深入的了解并不多,直到2002年印第安纳波利斯男篮世锦赛前,郭士强作为辽宁队唯一入选的国手,报社要给他开个专栏,他欣然答应。专栏的名字很霸气,叫“强攻美利坚”。

也是从那时开始,国家队在国内集训和比赛,我几乎每天都给郭士强打电话,请他讲讲心得。后来他们去加拿大热身,到美国本土热身和比赛,我都是拿IC卡打越洋电话采访。

由王非领军、姚明坐镇的那届中国男篮,在印第安纳世锦赛大失水准,仅在小组赛击败阿尔及利亚,那也是那届比赛中国男篮取得的唯一一场胜利。在争夺第11名的比赛中,再次败给安哥拉,以尴尬的成绩收场。

不过,无论是热身赛,还是正式比赛,郭士强当年的表现却很出色,良好的大局观、犀利的突破、精准的远投能力,郭士强也迎来在国家队的高光时刻,一直延续到尤纳斯上任。

郭士强一直都是很低调的人,当球员,做教练也罢,话从不说满。在我与他的17年的交往中,对此深有体会,直到2017年。

一年前,郭士强在辽宁省体育局和辽宁男篮俱乐部立下了两个军令状: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和新赛季CBA必须全部夺冠。这意味着,一年内如果不能同时实现两个历史性突破,只要有一个失手,郭士强都会主动辞职。

我曾问过他,在一年内夺得两项冠军,有多大把握?他回答得很干脆:根本没给自己留后路。外界也一边倒地认为,兵强马壮的辽宁队再不拿冠军,近些年来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的郭士强将再无出头之日。

但郭士强却心里有数,双军令状并非毫无把握的豪赌,“之前这批队员有过两次冲击总决赛失败的经历,有的队员,像杨鸣、李晓旭、韩德君,甚至经历了三次。之前的坎坷让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,包括我自己。无论打全运会,还是联赛,队员在心态上真正成熟了,经验也丰富了。我觉得相比其他球队,我们最大的优势,就是在心理和经验方面,只要保持平常心,胜利自然就会到来。”

如同十余年如一日和辽宁男篮为冠军不断的坚守,多年的风风雨雨,为辽宁篮球创造历史一直是郭士强的梦想。只不过,对于冠军,尤其CBA总冠军,他和辽宁男篮似乎一直欠缺点运气。

直到2018年4月22日晚上,在家乡沈阳,辽宁男篮终于圆梦。

等了23年的辽宁球迷,终于可以和这支球队一起摘掉了“千年老二”的帽子,扬眉吐气,大喊一声“我们是冠军”。

赛后的辽宁队更衣室里,在球员们穿上胸前印有“第一”字样的冠军衫,戴上冠军帽后,那一刻,总冠军的感觉也渐渐变得真实起来。兴奋、激动、委屈,五味陈杂的郭艾伦哭得连说话都有些困难。老队长杨鸣除了高兴还是高兴,职业生涯末年终如所愿,这份幸福来得无与伦比。

当兴奋的辽宁队员们忘情拥抱在一起,庆祝他们的冠军梦成真时,郭士强却显得那样淡定,他条理清晰地接受了拥入更衣室的央视记者第一时间的采访,感谢了所有值得感谢的人,还狠狠地夸奖了一番自己的球员。

但其实,无论从球员时代还是当教练后的这23年,辽宁队中期盼这个冠军最急切、最虔诚的人都应该是郭士强。

不过才43岁的年纪,感觉这一两年郭士强的容颜沧桑了许多,曾经刚执教时那个一头黑发的英姿少帅,在岁月的侵袭下双鬓已然微霜。扛着不夺冠就下课的军令状,郭士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,也晋升为中国篮球职业化23年以来继王非、李秋平、阿的江、李春江、闵鹿蕾、杜锋、杨学增之后的第八位总冠军主教练。

就像郭士强所说,12年执教生涯,在辽宁队、国家队,都经历过失败,但他认为失败并不是坏事,失败给了他别人没有的经验,是笔宝贵的财富,也最终帮助他从低谷一步步攀上巅峰。

人的命运,往往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而改变,比如郭士强的篮球之路。

23年前,谁也没想到他能打出来,他可能成为老师、公务员、警察……十二年前,当他接起那支风雨飘摇的辽篮教鞭时,没有多少人会以为他能有什么作为,但他自己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。一次次转身,让郭士强吃定篮球这碗饭。

唱赞歌也好,被攻击也罢,二十多年风雨,他说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历练。

郭士强1975年出生,原名郭峰,辽阳人。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,二哥是郭艾伦的父亲,大哥的儿子郭凯伦也从事篮球专业,曾短暂效力过佛山男篮。

在进入辽阳市少年体校时,很多人觉得郭峰不像运动员的名字,尤其是他的启蒙教练李贵森。“最开始把名字改成叫郭志强,但我家老爷子名字有个‘志’字,后来就改成了战士的士。”

也许是启蒙教练的改名给他带来了好运,郭士强后面的职业生涯虽偶有波折,但还是一步步打出名堂。

苦练、勤奋、好学、懂事,这是少年郭士强留给市体校教练员们的美好印象。在市体校练了6年,眼看着师兄弟都有了出路,郭士强本想去部队打球,被李贵森劝住了,李导觉得这样的好苗子更应该为辽宁男篮服役。

“开始是想去部队的,但后来教练还是觉得能上辽宁队最好。我能上省队,靠的是一次邀请赛。”郭士强一直说他很感谢李贵森。

1990年,时任辽宁省青年队主教练的刘远静带队到辽阳打比赛,也是为了广撒大网招募年轻才俊。李贵森向省队推荐唯一的队员就是爱徒郭士强。作为出色的攻击和组织后卫,仅参加了一次省队内训练和一场比赛,郭士强就跳级顺利进入省队。

进入省队,郭士强完成第一次转身,但想出头却并不容易。1992年,辽宁青年男篮与日本一家高中结下友好对子,郭士强被交流到了日本。

在日本打了一年球回来后,被时任辽宁男篮主教练刘明洋钦点,郭士强正式进入辽宁男篮一队。“刘远静和刘明洋,两位老教练算是我的贵人,他们都是看过我一场球,就把我挑走了,很感谢他们。”

当时是辽篮鼎盛时期,后场有吴庆龙、李晓勇两大国手后卫压阵,还有重点培养的优秀后卫金立鹏,小郭鲜有上场机会。“第一次上场比赛,是1994年,在沈阳的大馆,那时叫八强赛。和谁比赛,打得咋样,现在都忘了,就记得打的不好。”坐穿冷板凳,郭士强着急了,他想离开辽宁队,去外地打球。

知道他要离开,很多教练坐不住了,最后时任省体院院长的蒋兴权出面亲自做郭士强的工作:“你打球很有天赋,希望你能留下来为辽宁男篮出把力。”就是老蒋这一句话,他的人生再次转弯,安心留在辽宁队。

1995年,四川男篮挺进CBA,为了在联赛中取得佳绩,时任四川省体委副主任的李亚光亲赴辽宁省体育学院请求增援,于是郭士强被租借到了四川。他与“蜀地三杰”朱东、杨毅、罗兴来联手,让四川男篮在CBA职业化联赛初期刮起强劲旋风。

援川一年归来,郭士强正式进入辽宁男篮轮换阵容。虽然还是攻击后卫,但他已经开始改变球路,逐渐向组织后卫靠拢。这是他的又一个拐点,也为日后能进入国家队,坐稳中国男篮主力控卫位子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“当时国内打后卫的,最好的是李晓勇和阿的江,我虽然没有刻意模仿他们的动作,但也一直在留心他们对比赛的掌控,尤其是传球。从四川回来后,蒋导找我谈了几次,说如果有更好发展,必须往一号位上转。”

变身全能后卫的郭士强在1997年的上海全运会终于爆发。当时的主教练是老帅刘明洋,他当仁不让地和李晓勇组成球队后场核心,再加上吴庆龙、吴乃群、接君、王守强、郑永刚等强力队友,一路过关斩将,带领辽宁男篮获得那届全运会的亚军。凭借犀利的突破、强悍的球风、精妙的助攻,郭士强终于在辽宁队站稳脚跟。

后面的CBA征程,自然也顺风顺水。在与“宿敌”八一队的多年对抗中,辽宁男篮的“三连亚”虽有些不甘,但那也是球队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。

我曾问过郭士强:还记得球员生涯的最高得分是多少,或哪场比赛最难忘时,他说真想不起来。“真的忘了。不是客套话,一个好的队员在乎的是球队的胜利,个人统计,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给球队带来帮助,让球队赢球,这也是后来我当教练给队员讲的最多的。”虽然很自谦,但连续几年雄霸CBA助攻榜榜首,郭士强还是在CBA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征战CBA十年,郭士强几乎没受过大伤。“一次是被吉林的罗德·格里格尔弄伤了胳膊,我抢后场篮板落地,他过来掏了一下,下手挺狠,让我休了挺长时间,但没骨折;还有一次和北京队,膝盖被撞了一下,差点撕裂……”

说到遗憾,他说当球员时体重一直没增,一直保持在78至80公斤。按照最初的设想,他很想再壮些,尤其是和外援对抗和打国际比赛时,不吃亏。他说可能和刚入一线队时患贫血有关,那时能补的都补了,大枣、红糖、炖肉,吃了很多补品,但还是没怎么长肉。

另外是酒量。CBA酒坛有“江苏80瓶”、“北京九指神丐”,辽宁队历来也是酒神辈出,但郭士强却不善饮。“当队员时,还真练过酒,但喝不了多少,喝一点,就醉了,倒了。”现在除非极特殊情况,他几乎滴酒不沾。

这次在辽宁男篮CBA夺冠的庆功宴上,郭士强太高兴了,破例喝了两瓶红酒,这下坏了,由于酒精中毒他连夜被送往沈阳一家医院急诊治疗。最后虽并无大碍能快速恢复,但足可以看出这么多年,他的酒量远不如他的执教能力突飞猛进。

郭士强以前的爱好是嗑瓜子,那种用大黑锅炒的,现在比较喜欢喝咖啡。无论是在本溪,还是在大本营沈阳奥体中心的体院寝室、绿岛喜来登酒店,他都准备了咖啡机,猫屎咖啡居多。喜欢嗑瓜子和喝咖啡是在他当教练之后,他说主要是为了提神,尤其是半夜研究比赛录像时,很管用。

旅游和音乐是他的另外爱好,可是他没有时间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业余时光。我记得跟辽宁队打客场时,在飞机上,总能看到郭士强坐在靠窗的位置。

问他为啥这样,他说这倒不是为了欣赏美景,舷窗里透过来的那点儿亮光,会照在他手边的一叠草稿纸上,纸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战术,他熟练而连贯地在上面涂画着。时而停顿下来思忖半晌,又忽地收回目光,继续手上的工作。飞机快降落时,他便将手稿、资料塞进胀得臃肿的电脑包……

相关集锦

相关录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