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3日,一段摩托车事故视频被传至网上并引发了网友关注。视频中,摩托车试图在压实线弯道超车时,与右侧轿车发生刮蹭,摩托车手失去了平衡,身子直接撞上了路边护栏。
据了解,死者系当地一知名纹身师,也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,2020年11月8日,死者还曾发博称自己“除了工作就是玩车”。事故发生时所骑的摩托车为一辆KDM 390 duck摩托车,这款摩托车的特点便是过弯流畅灵活,有人将其称之为“弯道火箭”。可惜,就算是“弯道火箭”也没能挽救她的生命。
这段车祸视频下,网友们的评论分成了鲜明的两派。少数摩托车爱好者们为此十分惋惜,认为死者为大,希望女孩可以安息。而很多网友想起了平日里遇到的少数肆意妄为的摩托车手,并借此机会将其狠狠地批判了一番。他们认为,这是女孩咎由自取,毕竟死者死于弯道实线超车,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,如此危险的驾驶行为,不仅搭进去了自己的生命,也可能会波及旁边的车主,为对方招来无妄之灾。
这两种泾渭分明的观点,反映出了摩托车在中国的尴尬处境。在摩托车爱好者心中,摩托车不仅是一种代步工具,他们喜欢的不仅是摩托车本身,还有摩托车文化中的“自由”、“张扬”、“不甘平庸”。而在大多数普通人的印象中,摩托车是肉包铁,所谓的“摩托车文化”更是无稽之谈,那些鬼火少年们只会让周围的居民烦不胜烦。
回顾摩托车发展的历史,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摩托车文化的发源地美国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,摩托车成为了战场上最为可靠的交通工具,在此期间摩托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战争结束后,摩托车从军用逐渐转向民用,那些从战场上退役的士兵,成为了摩托车最忠实的拥趸,他们组建了摩托车俱乐部,和爱好者们交流感情,共享改装经验,摩托车文化正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下诞生的。
在美国摩托车协会成立后,摩托车俱乐部数量极速增长,摩托车爱好者规模迅速扩张。但这“自由”、“张扬”且“不甘于平庸”的摩托车爱好者们也带来了一些令普通人困扰的社会问题。
1947年7月3日,500名摩托车爱好者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霍利斯特小镇,并在当地举办的摩托车集会上饮酒狂欢,这些车手喝醉后开始大肆滋事,使得集会失控并发生了骚乱。自此之后,摩托车文化在美国大众心目中便带有了一些“不法者”的色彩。而此后一些逐渐黑帮化的摩托车俱乐部,加深了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。
比如曾经引领摩托车文化潮流的地狱天使俱乐部,虽然一直试图营造一个健康守法的公共形象,但该俱乐部发展到现在,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军火、毒品及脱衣舞生意,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黑帮组织,地狱天使的成员们仍然喜欢骑摩托车,但他们的行为让摩托车在美国的民众心中被逐渐污名化了。
摩托车在中国也已经发展了有些年头了,在社会秩序稍显混乱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的确有不少匪徒骑着摩托车做出了一些违法勾当。
摩托车是一种相对危险的交通工具,有数据显示,以每十亿公里死亡人数为标准,乘飞机出行的危险系数是每10亿公里死亡0.05人;乘汽车出行,每10亿公里会死亡3.1人;而摩托车的安全系数为每10亿公里死亡108.9人。
想要扭转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,单凭自由张扬的摩托车文化是远远不够的。要想让大家对摩托车改观,爱好者们不妨从自身做起,至少首先学会遵守交通规则。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不是很酷,但至少可以让骑手保住性命,让类似的悲剧不会再次发生。